<ruby id="fnxrz"></ruby>
<var id="fnxrz"><strike id="fnxrz"></strike></var>
<var id="fnxrz"></var>
<var id="fnxrz"><strike id="fnxrz"></strike></var>
<menuitem id="fnxrz"></menuitem>
<menuitem id="fnxrz"></menuitem>
<var id="fnxrz"></var>
<var id="fnxrz"><strike id="fnxrz"><progress id="fnxrz"></progress></strike></var>
<cite id="fnxrz"><strike id="fnxrz"><thead id="fnxrz"></thead></strike></cite>
<var id="fnxrz"></var>

随州发布

日报微博

日报官微

论坛官微

客户端

在线读报
首页 随州要闻 视频新闻 品质随州 话题讨论 百姓之声 县市区 魅力乡镇 在线访谈 行业风采 生活服务 教育 健康 地产

随州高新区一企业出资1.5亿元购买单项科技成果

2022-12-3 10:44| 发布者: 随州日报| 查看: 1785 |来自: 随州日报

  随州日报讯(特约记者钟克波)11月28日从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科研团队签订了1.5亿元技术转让费,携手开展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技术合作。
  湖北技术交易所所长陈汉梅介绍,这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湖北高校院所单笔技术转让交易的最高纪录。
  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锂电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2021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精细化工细分领域,该企业多项产品突破制约发展的核心技术。该公司董事长戴百雄介绍,将硅碳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可显著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作为改善锂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的关键材料之一,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和巨大的市场前景。
  据介绍,武汉科技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储能技术研究团队深耕新能源材料研究10余年,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等领域获得30余项专利。该团队负责人说,现在市面上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石墨,其理论容量是372毫安时每克,而用更高容量硅材料负极取代石墨,可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为此,该研发团队研制了特殊形貌的硅碳负极材料,掌握了硅材料形貌调控、体积膨胀控制和高效碳复合等核心技术。
  目前,武科大新能源材料与储能技术研究团队研发的硅碳负极材料应用于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项目,即将落户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拟建设规模3万吨每年,项目建成后可创年产值200亿元以上,贡献利税30亿元以上。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快三投注网站